《Docile Boy Summer》: 🦊 與 🐙 的反骨聯盟

今年夏天,我發現有兩種人。
一種在太陽底下喊燥喊熱,喝調酒、跳水、錄 Reels;
另一種,默默把冷氣開到27度,泡一杯冰珍奶,把 Switch 充飽電,打算從午後一路坐到凌晨。
第一種叫 feral girl summer,
第二種?我們叫他 Docile Boy。

有些角色不是「選」出來的,而是——慢慢浮出來的 🫧。

這組《Docile Boy Summer》的起點,不是貼圖,也不是 T-shirt。
它比較像一種模糊卻明確的情緒,一種藏在夏季裡的內心劇場:

🌞 太熱,不想出門
📱 太吵,不想回訊息
📅 太多邀約,不想參加

這不是懶惰,是一種體面的退出
是一種柔和、無聲、但很有力量的說法:「我不玩你們那一套。」

當全世界都在發 #feralgirlsummer 的瘋狂限動,我們需要一點平衡。
於是——docile boy 出場了。


🦊 為什麼是「狐狸」?

狐狸一直有「聰明、靈巧、神祕」的文化印象。
但在這裡,我想畫一隻沒那麼銳利的狐狸——他聰明,但懶得參與

他坐在沙發上,耳機蓋好、不看訊息,一手珍奶、一手爆米花,
眼神寫著:「我懂你,但我不想解釋。」

他不像狼需要爭地盤,也不像貓要被摸才開心。
他是沙發上的軍師,他的野性是安靜的、自主的、不被打擾的那種。

🧃 + 🎮 + 🛋️ = 完美狐狸公式。


🐙 為什麼是「章魚」?

章魚就像 introvert 的象徵:
八隻手、會變色、神經系統獨立、動作柔軟,卻總是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裡。

我給他戴上太空罩,是想讓他擁有自己的宇宙。
他漂浮在氣泡裡,安靜操作每一隻手的日常,
手上同時有🍿、🎸、🎮,卻面無表情——

這不是冷漠,是溫柔的防禦機制

他能 multitask,但選擇不做。
他什麼都懂,但今天沒心情。
他不是拒絕世界,只是離世界遠一點,會舒服很多。


他們不是主角,但很完整

這兩個角色,一個躺在沙發上自動進入飛航模式,
一個漂浮在太空深處進行慢速充電。

🦊 是「我知道但不想說」
🐙 是「我會做但今天不做」

他們都不急、不搶、不強求。
但很真、很清醒、很自在。


🎯 結語

不是所有夏天都要去衝浪,也不是每一種快樂都得大聲張揚。
Docile boy 不奔放、不燒聲、不參加派對
他們選擇窩著、滑手機、看動畫、續杯珍奶,並在心裡說一句:

「我沒有錯過什麼,因為我知道我在等什麼。」


若你剛好喜歡這種 vibe,他們就在那裡,不喧嘩、不推銷,只是剛好出現在某個角落。
你抬頭看見,就會懂。